紅花繼木生態(tài)習性
喜光,稍,但陰時葉色容易變綠。適應,耐旱。喜溫暖,耐寒冷。萌芽力和發(fā)枝力強,耐修剪。耐瘠薄,但適宜在肥沃、濕潤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。
紅花繼木主要產(chǎn)地
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(qū);印度北部也有分布。產(chǎn)于江蘇蘇州、無錫、宜興、溧陽、句容等。
紅花繼木形態(tài)特征
為檵木的變種。常綠灌木或小喬木。樹皮暗灰或淺灰褐色,多分枝。嫩枝紅褐色,密被星狀毛。葉革質互生,卵圓形或橢圓形,長約2~5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圓而偏斜,不對稱,兩面均有星狀毛,全緣,暗紅色。約4~5月開花,花期長,約30~40天,國慶節(jié)能再次開花;s3~8朵簇生在總梗上呈頂生頭狀花序,紫紅色。
紅花繼木園林用途
紅花檵木常年葉色鮮艷,枝盛葉茂,是開花時瑰麗奇美,奪目,是花、葉俱美的觀賞樹木。常用于色塊布置或修剪成球形,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。
紅花繼木管理養(yǎng)護
播種或嫁接繁殖。亦可挖掘山野中遭砍伐而殘存的老樁,經(jīng)整形制作古老奇特樹樁盆景。